企业应收账款难收回?企业降低坏账风险的催收策略
应收账款是企业资金链的重要组成部分,若长期拖欠,易导致企业现金流紧张。掌握科学的催收策略,能有效提高回款效率,减少坏账损失。
第一个策略:“‘事前预防 + 账期管理’,从源头降低风险”。合作前对客户进行信用评估,通过查询企业征信报告、行业口碑,筛选信用良好的客户;签订合同时明确账期(如 “货到验收后 30 天付款”)、逾期违约金(如 “按日 0.05% 计收”),还可要求客户提供担保(如保证金、第三方保证)。账期内提前 5-7 天提醒客户付款,比如发送《付款提醒函》,附带上期对账记录,避免客户 “遗忘”。某制造企业通过信用评估筛选客户,账期提醒率达 100%,应收账款逾期率从 20% 降至 5%。
第二个策略:“‘分级催收 + 灵活沟通’,针对不同客户调整方式”。根据逾期时间和金额分级处理:逾期 1 个月内、金额较小的客户,由业务人员电话沟通,了解未付款原因(如 “是否未收到发票”“资金暂时周转困难”),协助解决问题(如补开发票、协商分 2 期付款);逾期 3 个月以上、金额较大的客户,由财务部门发送《正式催款函》,明确 “若 15 天内不付款,将暂停供货或采取法律手段”;逾期 6 个月以上的客户,委托专业催收机构介入,借助其专业能力施压。某贸易公司用分级催收,逾期 3 个月以上的应收账款回款率提升至 60%。
第三个策略:“‘法律手段兜底’,避免坏账无法追回”。若客户明确拒绝付款或失联,及时采取法律措施:一是向法院申请支付令(债权债务清晰时适用,15 日内客户未异议即可强制执行);二是提起诉讼,同步申请财产保全,冻结客户银行账户或查封其资产(如设备、库存),防止客户转移财产;三是若客户进入破产程序,及时申报债权,参与破产财产分配。某科技企业起诉拖欠 80 万元货款的客户,申请财产保全冻结对方账户后,客户 10 天内付清全部款项,避免了坏账风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