企业债务重组时资产处置事项

企业债务重组中,资产处置(如出售资产、以资抵债)是重要环节,若处理不当,易导致 “资产贱卖”“税务风险”“债权人异议” 等问题。掌握 3 个关键要点,能合规、高效地完成资产处置。
一:“资产价值评估需‘客观、公正’,避免利益输送”。处置前,委托 “具备资质的第三方评估机构” 对资产进行评估(如房产、设备、存货),评估机构需独立于债权人和债务人,确保评估结果客观公正。评估时需考虑 “资产的实际状况、市场行情、变现能力”,避免高估或低估资产价值:高估可能导致债权人不认可,重组无法推进;低估可能被认定为 “利益输送”,引发法律风险。某企业在债务重组中,未委托第三方评估,自行将价值 100 万元的设备定价 50 万元出售,被债权人质疑 “贱卖资产”,重组方案被迫暂停,重新评估后才顺利推进。
二:“以资抵债需‘明确资产权属’,避免权属纠纷”。若用资产抵偿债务,需先核查资产的权属状况:如房产需确认 “无抵押、无查封、产权证书齐全”;设备需确认 “无融资租赁、无权属争议”。同时,在《债务重组协议》中明确 “资产交付时间、权属转移手续办理时间”,并约定 “若资产存在隐藏瑕疵(如房产有抵押),债务人需承担赔偿责任”。某企业用房产抵偿 80 万元债务,后续发现房产已被抵押,无法办理过户,债权人起诉后,企业不仅需偿还债务,还需支付违约金,造成双重损失。
三:“资产处置需‘兼顾各方利益’,获得债权人认可”。资产处置方案需征求主要债权人的意见,尤其是 “以资抵债”“资产出售” 等关键决策,需通过债权人会议表决通过。若债权人对处置方案有异议,可协商调整:如债权人不接受存货抵债,可改为 “部分现金 + 部分存货” 的组合方式;资产出售价格低于评估价时,需向债权人说明原因(如市场行情低迷、资产急于变现),争取理解。某企业在债务重组中,通过与债权人协商,将设备出售价格从评估价 80 万元调整为 70 万元,同时承诺 “出售款优先用于偿还债务”,获得了债权人认可,顺利完成资产处置。




